发酵时温度(发酵温度变化了是怎么造成的)

在生物发酵过程中,温度的变化对发酵效果具有显著影响。它不仅影响酶反应速率和菌体代谢产物的合成方向,还会改变微生物的代谢调控机制。温度还会对发酵液的理化性质产生影响,如粘度、溶解度和传递速率等。发酵温度的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呢?

发酵时温度(发酵温度变化了是怎么造成的)

我们需要了解发酵过程中温度波动的因素。以下是一些主要因素:

1. 温控器的波动:温控器的设置范围可能存在误差,导致温度波动。

2. 发酵时间的差异:在发酵过程中,微生物呼吸代谢水平的变化会影响发酵进程。发酵顶峰过后,温度通常会下降,这是自然规律。

3. 气体控制水平的影响:氧气充足时,呼吸代谢水平高;反之则低。温度波动对发酵产物的影响显著,包括产量和时间。

我们探讨发酵过程中泡沫的形成及其控制。

泡沫的产生及其影响

泡沫是气体在液体中的粗分散体,气、液之间被一层液膜隔开,属于气液非均相体系。在发酵过程中,泡沫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,包括:

- 基质的种类:培养基中的蛋白质和代谢物等表面活性剂的存在。

- 通气量:通气条件下,培养液中会出现一定数量的泡沫。

- 搅拌速率:搅拌速率会影响气泡的大小和数量。

- 微生物细胞生长代谢:微生物的生长代谢会影响泡沫的形成。

- 灭菌条件:灭菌条件不当可能导致泡沫的形成。

泡沫按发酵液性质不同分为两种类型:

- 表面泡沫:存在于发酵液表面,气相所占比例大,与液体有明显的界限。

- 分散泡沫:分散在黏稠的菌丝发酵液中,比较稳定,与液体之间无明显的界限。

泡沫的稳定性主要与液体的表面性质(如表面张力、表观黏度)和泡沫的机械强度有关。发酵液中蛋白质和细胞本身具有稳定泡沫的作用,使泡沫比较稳定。

泡沫的控制

在好氧发酵过程中,搅拌可以使大气泡变为小气泡,增加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,从而提高氧传递速率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逸出。过多的持久性泡沫会给发酵带来负面影响,如:

- 降低发酵罐的装料系数。

- 增加菌群的非均一性。

- 增加污染杂菌的机会。

- 导致产物的流失。

合理地控制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泡沫是取得高产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西凤酒魅力:千年传承,369品质之选
上一篇 2025-08-05 08:38:29
南昌茅台价格(介绍茅台酒价格走势及市场行情)
下一篇 2025-08-05 08:41:46

相关推荐